凤城野外的主账灯火通明,火光映照着营帐外巡逻士兵的身影。夜风呼啸,吹得旗帜猎猎作响。
东陵王修长的身影立于案前,他的目光如寒星般锐利。案上的舆图已经被翻阅得有些泛旧,边角处还沾着些许血迹,那是前线战报上留下的痕迹。
柳婉婉站在一旁,看着眼前这位年轻的统帅。烛光在他俊美的侧脸上跳动,勾勒出一道凌厉的轮廓。十六岁封王,这个年纪的少年本该在温室中成长,而他却已经在战场上纵横驰骋。
帐内一片寂静,只有火把偶尔发出的噼啪声。众将领屏息等待,空气中弥漫着紧张的气息。
“传令下去。”东陵王的声音低沉有力,打破了沉默,“凌晨时分,全军出击。”
营帐内的将领们精神一振,铠甲相碰发出细微的声响。
“永安城内物资丰富,只要拿下此城,我军便能解决粮草之困。”东陵王指尖轻敲案几,“东都人向来富庶,这次西行带了不少好东西。”
提到吃的,众将领眼中都闪过一丝渴望。有人下意识地咽了咽口水,却被身旁的同僚狠狠瞪了一眼。
东陵军的粮食不多了。每日的口粮只够塞牙缝,若非军纪严明,恐怕早就有人逃散了。
“元帅。”方将军上前一步,“末将担心敌军会在城内设伏。”
东陵王展开舆图,修长的手指点在一个圆圈上,“本帅自有计较。柳千户。”
柳婉婉上前一步,“属下在。”
“城破之后,你率三千精兵直取安阳。”东陵王道,“那里囤积着敌军的粮草军需。”
柳婉婉仔细打量着地图,目光在几个关键点位上逡巡。安阳虽小,却是兵家必争之地,地势开阔,易守难攻。
“敌军现在伤兵众多,一旦城破,他们首要转移的必是伤员。”东陵王继续说道,“粮草反而会放在其次。”
听到这里,柳婉婉恍然大悟。难怪之前那场秦役,元帅特意下令制造伤兵而不是全歼敌军。这是在为今日埋下伏笔。
“三千人够吗?”东陵王问道,眼中闪过一丝关切。
柳婉婉目光坚定,“够了。安阳地势开阔,三千精兵足以一鼓作气拿下。”
“好。”东陵王点头,“其余人马随本帅主攻,务必将敌军赶出永安城。”
一旁的萧将军皱眉道:“元帅,敌军在城中经营多日,防御工事必然坚固。”
“所以我们要出其不意。”东陵王唇角微扬,“他们以为我们会选择强攻正门,殊不知...”
柳婉婉心中一动,“元帅是想...”
“霸王硬上弓。”东陵王言简意赅。
当晚,军中便开始清点能飞上城楼的高手。帐内灯火通明,将领们围着舆图仔细研究地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