午间散了值,汪瑾便跟在谢明徽后头,借口打牙祭,要与她同去赴荀悦的午宴。二人并辔而行,汪瑾也不再似昨日愿意与她谈笑风生,磨蹭着故意落后谢明徽半个马身,怨念的眼神不时扫过她饱满的后脑勺,恨不能在她脑后烧个窟窿出来,好瞧瞧她昳丽的皮囊下,到底藏着怎样的心思。
宴请设在永福楼,就在宣阳门外成贤路,因是京中数一数二的酒楼,谢明徽从前从未曾踏足过。将马交给杂役,奉迎的小幺引着二人穿过长长的廊道,进了一间临河的厢房。房中设一面极为宽阔的窗户,窗扇全都卸了,临河的窄岸起了嶙峋的假山,种几株姿态闲逸的枫树并几尾翠竹,景色雅致,清幽怡人。
荀悦尚未到,谢明徽便径自往榻上坐了,倒了茶来饮。她昨天整夜几乎没阖眼,一早又起来誊抄文书,此时眼下生了乌青,面色略显苍白,一副精神不济的模样。
汪瑾原本对衙署中的小道消息将信将疑,很有几分不可置信的,此时瞧她这般模样,恰似鏖|战整晚,耽误了休息,心中不由愈发看她不顺眼,忍不住轻嘲道:“谢主簿再年轻,也得顾惜身体。来日方长,何必一晌贪|欢。”
谢明徽揉了揉眼睛,下意识点了点头。
她满心里只想早点吃完这餐,尽快回衙中将所余不多的文书誊完,好早些回家中睡一觉。因此虽觉他用词有些不妥,却只以为他说她公事上太过刻苦,并未意识到他话中有话。
恰此时,荀悦揽着王琛笑意盈盈推门进来,见了谢明徽,当先冲她一揖,叹笑道:“前日若非谢主簿与阿琛,我只怕已上了黄泉路。”
谢明徽忙打起精神,起身回礼。前日之事说起来还是因她而起,若非有愧,需当面向他致歉,今日她还不太情愿前来。只因荀悦以酬谢为由相请,自然不会只请她一个。而今她见着王琛,目光只略瞟过他衣襟,连再往上的勇气和意愿也无。
所有尊严和希翼都被他亲自践踏,虽是她活该,到底心中衔怨。再见亦不过徒生尴尬怨恨和不自在。
原本谢明徽已先择了靠右的客座,她年纪最轻,且身份悬殊,坐这个位置正合宜,荀悦便邀王琛与谢明徽相对而坐,反让汪瑾坐了主宾位。这样的座次安排令谢明徽微觉诧异,然论齿序,汪瑾为兄,王琛屈居其下,却也说得过去。
她不知隔墙有耳,此时王琛的长兄卫将军王玠正疑心重重,透过墙边花觚,一眼不眨,仔细审视着她与王琛二人。
只场中有人已先按捺不住。汪瑾的目光自王琛进来,便着意驻留在他身上。
四人方一落座,王琛一抬目便能望见谢明徽,见她面色憔悴,似未曾休息好,原本想问她昨日为何不去杨树巷的宅子,但碍于荀悦在场,并未出声。
对面汪瑾已重重咳嗽一声,抬眼见王琛身后书架上放数卷摆设用的诗经,便起身去将书取过,翻到《南山》一卷,摆在王琛面前:“你少时读书,声音清越,我最喜听你读书。阿琛你且为我读此诗。”
《南山》一诗乃是讽刺唾骂美人文姜与兄长襄公乱|伦|私|通。汪瑾要他读此诗,是何用意,昭然若揭。
只因谢明徽亦在场,汪瑾不好直言她昨日与江羡的丑事,知王琛素来机敏,暗示到这个份上,他断无不明白的道理。
哪知王琛只莞尔一笑,将那书卷合上,放置在一旁:“我久不读诗书,再无当年闲情。”
荀悦与汪瑾虽是雅好诗书之人,但此时行将用饭,读书不合时宜,且这等诗,他岂能在谢明徽面前读出口来呢?
汪瑾心中一哽,恼他为美人驽钝至此,并不死心,转头见窗外青翠欲滴的枫竹,叹道:“阿琛如今颇令人扫兴。岂知席间可无肉,却不可无诗与竹。自你从江州回来,我三人何曾这般小聚过?便借今日之机,行酒作诗,酣聚一番又何妨?”
荀悦便也附和。诗者歌也,乃是随心而发,或咏怀或言志或叙情,言辞碰撞间情志相通,距离便能拉近不少。他为荀四娘设这个局,自然也有意与王琛关系更亲密些,有汪瑾推波助澜,他又岂有反对的道理。
王琛却不过,只提壶倒了一盏茶,举杯道:“我久在樊笼中,不得两位阿兄这般身轻体闲。便以茶代酒,作诗一首,聊以应个景。”
王琛于诗赋一道平平,因见窗外有枫,便随口道:“江有枫,其叶蒙蒙。君子游焉,于以宴喜。”
此诗作得敷衍,大意便是见到江边一棵茂盛的枫树,心中很高兴,并无旁征博引,兴比咏怀或言志。然他目下位高权重,肯拨冗赴宴,甚而作诗一首,汪瑾也不为难他,嘴角噙着笑,便将目光投到谢明徽身上。
谢明徽百无聊赖撑着下颌,甚觉汪瑾此人当真无聊。他自己好诗,又是要王琛读诗,又要旁人作诗相和,全不管人家愿不愿意。但只作一首,也不必拂了他这个面子,因此思虑片刻,也作了一首:“修竹带流水,风动未成林。孤高从容处,不变好风姿。”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