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上张氏仔细检查了半月筹备的东西,见买的不差,便好生收在柜子里,还郑重上了锁,说是怕老鼠吃了,半月知道是防着她和她哥两个去偷吃。
张氏又将自己想到的事都问了一遍,自觉十分妥当,便将半月上交的剩余的一两银子还了回去,“拿着自己去买些零碎东西。”
半月笑眯眯接过。
张氏瞟她一眼,“财迷。帮娘做事可是有甜头吃,下回还想做吗?”
半月摇头,“不想,又烦又杂的,还不如帮我爹卖猪肉呢。”王大牛喜欢喝茶,有时下午不忙会让女儿看摊子,自己去茶馆,一下午给十文钱。
张氏听了大骂道:“老东西,都说不许再让你看摊子了,这么大个姑娘,还抛头露面,成什么体统?”
“咱家还有体统吗?”半月说完,看张氏又要骂人,立刻撒腿子跑了。
如今有一两银子的意外之财,半月便琢磨着怎么花去。因是借了侄子的春风,其中一半便给他买一对儿铃铛挂手上。富贵斋又出了一款新点心,叫马奶糕,她上回见月儿姐姐吃了,有些嘴馋,只是一盒要一百文,她舍不得拿出积蓄来买,这会儿可以阔气一把。剩下的四百文都得存起来。
半月打算得好,只是银子还没在手里捂暖,满月便找来了。
他着急道:“妹妹一贯主意多,快帮哥哥想想办法,我今儿又去了一趟岳母家,猴儿大舅子还说功课忙,并不过来。你嫂子听了直掉眼泪,让我一定要请他过来,要不然丢不起这人。”
半月叹气,看来马奶糕这回吃不成了,她安抚满月,“大哥别急,这事好办,你去笔墨行买一打上好的宣纸到汪家,说是听说猴儿大舅写字最好,请他抄本启蒙的《三字经》,也好鼓励外甥好生读书。”
半月说完便将一百文给了满月。从妹妹手中拿钱,满月有些惭愧,只是他在父母身后做事,没得工钱,便是偶尔得了几个大钱,也全给了汪氏。把上好的宣纸递给汪才超时,满月想到一句胳膊肘往外拐,说的便是他。
汪才超志大才疏,跟了先生学得几年,做文章狗屁不通,却自觉跟乡里目不识丁的庄稼汉比着便是当世大儒了,平日里去学堂自然没人买他的帐,不过在乡里有的是人求他写信写对联,他认为是自己的字好学问好,其实不过是乡亲们图他不收钱还倒贴好纸好墨。满月违心夸他,汪才超更是神气,自以为名声都传到县里了,当下便应承道,“姐夫放心,我会亲自去督促外甥读书认字。”
满月得汪才超一句姐夫,居然心里喜滋滋的。要知道平日里汪才超嫌弃王家是屠狗辈,对他都不甚搭理。
“那有劳妹夫了。”满月特意学了读书人跟汪才超拱手作揖。
汪才超一摆手,示意满月可以走了。
满月笑呵呵出去了,帮岳家水缸里添了水,又劈了柴火,才准备回家。
汪二妹感激涕零,这些活儿原是她干的,她见满月要走,连忙道,“快到晌午了,姐夫不如用了午饭再走,一会儿便好了。”
满月摇摇头,“不了,这时候春种,你们家也忙,我就不添乱了。”
汪二妹道:“没添乱没添乱,我家不也要吃饭,我待会儿做了就给爹娘和小妹送去。”
满月听了倒有些奇怪,“二妹原先都是在地里忙活的,怎么今儿个在家里头呢?”
汪二妹听了有些害羞,当了满月的面,她自然不好说是因为她娘让她在家里头养白点好嫁人,只嘟哝道是娘的吩咐,满月听了也没多问,汪二妹不觉松了口气,心里想着,大姐命可真好,嫁了姐夫这般好性子又疼老婆的,不知她以后碰上个什么人,能有姐夫一半好就好了。汪二妹有些红了脸,不敢再多想,又有些期盼,嫁了人,便不用整日干活了吧。
满月去汪家打了个来回,到家时正赶上开饭,二话不说,先喝了一碗骨头汤,长舒一口气,“渴死我了。一路上跑回来的。”
半月佩服道,“年轻就是好啊,有力气有冲劲,跟牛犊子似的,管它哪里抬抬腿就到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