玻璃田的水,照武番的要求,灌的是菜地的水源,比他们的饮用水还要清甜冰冷。

    种子撒下后,所有人都担心那水会把脆弱的种子冻坏。

    这么担心,是因为厨房的米快见翁底了,最多再吃两天。一向按时往厨房交米的武番,这次毫无动静。

    机三蹲在玻璃田前猜测:“她想吃这批米。”

    于是木灵淘米的次数减少了。

    一天仅中午一顿有米饭,早上面条、面包、煎饼,包子,晚上火锅、烤肉、西餐、海鲜……轮流来。

    陶姜和木灵做的好吃,他们吃得乐呵又满足。

    但在断米的第四天时,有大米的终生热爱者熬不住了。

    一得空就绕着玻璃田叫:“米啊米啊,稻啊稻啊,快长大,快长麦啊!”

    他们扑在玻璃田边,瞅着水里草一样的绿秧,双手‌合十祈祷着。

    忽然见一格的水位线底了那么几毫米,没有满格,立即从地上爬起来,提水壶冲去接灌溉水来,小心翼翼地替它灌满。

    精心照顾了五天,水稻长到半米高,悄悄挺了针形稻叶,长出圆锥花,胡须的稻子又细又短又多,稻株分出多枝,粗糙度棱成熟后,向下弯垂,结出稻穗。

    在大家的欢呼里,稻穗开稻花,越开越多,密密麻麻地挤着,长成金灿灿的稻谷。

    粗粗的金麦藏在绿绿的稻叶里,被橘红的夕阳映得比花还美。

    一眼过去,沿海到小洋楼前院,遍地水稻,一格三株,简直是大富人家才有的丰收场面。

    第七天,朝阳的金辉刚覆到窗沿,全村人蹭地从床上坐起,穿上衣服,下楼草草洗漱,随便塞完一碗蟹黄面,扛起工具冲到玻璃田前,准备收割水稻。

    赵亮一声:“开收!”

    大家挽起袖子就把玻璃田里的水稻拔起来,平整搁在笸箩里。

    老奶奶和老爷爷负责扫干净广场,等他们端来满满的笸箩,坐在广场边,用刀割下麦穗,将麦子搓在干燥的大筛子里‌,筛干净麦子里‌夹杂的碎草叶,装进箩筐。

    当广播里九点准时干活的钟声敲起,他们已经收完二十个玻璃田。

    不到十点,一百个麦田全收完,所有人坐在广场边的坎边,脚吊在沙滩上,快速的割麦穗、搓麦子、筛杂草。

    海面波光粼粼,大螃蟹吐串白泡泡,爬上沙滩,摊开身体晒太阳。

    又一小时,地晒热了。

    阿胖抱起一箩筐稻谷,足有百斤重,倒在地上。小亚拿棍子刮开,一颗挨一颗地躺地上,晒太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