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爷,是不是有谱儿了?”老五见莫问胃口很好,猜到他已然有了应对之策。
“不好说。”莫问待口中粟米彻底咽下方才出言回答,食不言寝不语的古训主要是为了防止被呛到和节省粮食而定的,随着年纪的增长,那些陈规俗条他越来越不在意了。
“不好说是啥意思?”老五端起水壶为莫问倒水。
“去把你爹叫来。”莫问笑着冲老五摆了摆手。
老五知道莫问在揶揄他,却也毫不在意,转身出门去喊店主。
片刻过来赵店主来到,莫问抬手请其入座,又看了老五一眼,老五会意,为赵店主倒水。
莫问吃饭并不将饭菜全部吃完,只要吃饱立刻放筷,所以经常剩饭,这种在外人看来很是浪费的举动实则是出于养生考虑,饭菜含有五谷精气,不吃饭便不得活。但是饭菜之中也含有五谷浊气,吃饱之后不舍得扔掉剩下的食物,强迫自己吃掉,会导致体内浊气增加,肺腑受累,日积月累必然成疾。
赵店主并没有认为莫问在浪费粮米,反倒通过这一举动看出了莫问身上有一股随性的贵气,贵气发于富,没有富做后盾,人一天到晚为生计犯愁,无暇读书,无暇静思,也就养不出贵气,至多只能养出一身酸气。贵萌于富足,长于熏陶,成于书香,若缺后二,就算家财万贯亦生不出贵气。
莫问自然不知道赵店主在想什么,漱口过后冲赵店主问道,“请问善人,这方圆百里都有哪些道观寺院?”
“大人要请人帮……衬?”赵店主本想说请人帮忙,忽然感觉此语有轻看莫问之嫌,便改为帮衬。
“不,要克制妖物贫道一人足矣,寻道观寺庙乃另有旁因。”莫问言罢,自木几上拿过笔墨,“善人莫急,仔细想过,一一记下。”
老五有眼力,端走了木盘,为赵店主腾出了写字之处。
赵店主执了毛笔在手,蘸墨书写,起初写的很快,后期较慢,不时皱眉回忆,一刻钟过后搁笔说道,“据我所知方圆百里的道观寺院就只有这八家。”
莫问出言说道,“废弃的也要写上,还有那土地庙,山神庙也不要遗漏。”
赵店主闻言再度提笔,又写了五六处,沉吟良久放笔摇头,“真没有了。”
莫问接过那张宣纸,发现道观寺院连同山神庙土地祠一共有十四处,所在的位置,香火是否鼎盛,大致的人数都有记录。
“善人早些休息,我们晚上出去一趟。”莫问收了纸张冲赵店主说道,后者答应一声,离座去了。
“老爷,你要干啥?”老五不解的问道。
“那怪鱼自东海偷走的东西名为尺木,乃是龙族圣物,此物极有可能藏在山中废弃的道观和寺院里。”莫问收拾妥当,向外走去。
老五提了孝棒,抓起莫问的长剑,随其出门。
“老爷,尺木是什么形状?”老五问道。
“不晓得。”莫问摇头说道,“那怎么找?”老五冲正在清扫卫生的岳母招手打招呼,一旦定亲,赵樱英就是吴家人,老五不允许她再出来招呼客人。
“我自有办法。”莫问抬手说道。
出门之后,莫问径直北行,北侧二十里外的山中有一处废弃的道观,那里的可能性最大。